上栗县仁泰教育促进会理事会工作报告
县仁泰教育促进会理事会理事长 黄贤海
2021年10月28日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上栗县仁泰教育促进会理事会的委托向大家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年来,仁泰教育促进会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关注下,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和二位名誉理事长的关爱及各位理事的共同努力下,秉承“仁义重于泰山,爱心助推成长”的理念,严格遵照国务院《基金会管理条例》和促进会章程,注重加强资金的筹集和管理,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为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提高我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0年—2021年度工作回顾
坚持多渠道筹资,广募基金创新高
基金募集是教育促进会发展壮大的基石,也是做好教育扶贫助学的根本保障。一年来,面对我县花炮支柱产业受政策制约难以发展的形势和经济下行的重重压力,我们攻坚克难、寻求突破,坚持基金募集常态化,着力抓好基金募集工作,不断拓宽基金募集的渠道,努力增加基金总量。针对市县乡人大换届的特殊情况,县乡人大对教育基金的募资工作,做到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早落实。年初,县人大王纯主任就进行安排部署,并深入有关单位和爱心人士走访调研,县人大全体县级领导带领县人大各办主任到各联系乡镇深入走访工商企业主和爱心人士,各乡镇人大主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对本辖区的情况进行全面走访摸排,广泛宣传动员和倡议,全力争取有实力又有爱心的人员参与扶贫助学活动, 既稳定了现有爱心队伍,又发展了新的爱心人士,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今年又有一批新的爱心人士秦先凤、 张开红、邹海波、陈传广、严华泉、龙启芳、蓝贵、刘洁、刘智源、钟伟、周汉君、陶勇国、胡长忠、林友珍、夏洪保、毛婷、何枧东、巫湘伟等老总慷慨解囊、奉献爱心,捐赠教育基金。目前,促进会基金总额预计6956.5万元,其中冠名基金预计 6060万元,自有资金预计896.5 万元,促进会基金总额再创新高。这次县乡人大换届后,有的爱心人士不再担任人大代表如吴高锋先生,也有多年不是人大代表却一直奉献爱心的柳堂锋先生等爱心人士。正是由于有他们和在座各位这样的爱心人士,始终坚守,不离不弃,为促进会注入活力和动力,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才会有促进会的不断发展壮大。在此我谨代表理事会向在座各位初心不改,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抓好基金扩量的同时,我们大力抓好冠名基金利息和借款利息的收缴。我们所有爱心人士的企业克服困难,按时足额缴纳善款;其他借款单位也按照协议,积极支付利息,桐木镇、鸡冠山乡、东源乡三个乡镇党委、人大、政府为此作出了较大贡献,为扶贫助学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
牢记办会宗旨,突出精准助学
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脱贫攻坚和教育精准扶贫的要求,全力助推我县脱贫攻坚特别是教育扶贫,按照王纯主任提出的要把好事办好的指示精神。一是突出精准。在确定受助对象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扶真贫、扶急需和“两个百分之百”要求(即在“上栗中学慈善阳光班”就读或考入大学的学生要100%纳入受助对象;县、乡(镇)人大调剂安排的受助对象做到100%精准),聚焦帮助建档立卡户和贫困户中品学兼优的学生。经调查核实,只要符合资助条件,做到应扶尽扶、应助就助,保障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全覆盖。积极与县教育局、扶贫办、上栗中学、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等单位和部门沟通协调,对全县建档立卡户和家庭贫困户的学生及受助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数据信息库。二是严格操作。乡镇人大和县人大机关调剂的指标经过村委会、乡镇人大、县仁泰教育促进会层层审核把关,所有名单全部在促进会网站公示。各爱心人士在乡镇人大的协助下,都能按照章程要求,搞好摸底调查,将精准帮扶落到实处;为避免“人情扶”、“关系扶”,在操作中,县人大主要领导以身作则,不打招呼,不干涉秘书处正常的评定流程,全力确保帮扶资金用在刀刃上。并对“两个百分之百”受助对象调查核实;常务副理事长张君女士对所有帮扶对象逐一上门进行核实并不定期回访,与帮扶对象保持联系,还对帮扶对象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三是提高标准。上栗中学慈善阳光班由原来每年资助的2000元调增到3000元/人。四是集中发放。2020年各乡镇都采取集中发放仪式,县人大所有县级领导都下到挂点乡镇指导出席发放仪式,传递县人大和教育促进会寄予的希望和要求。2020年10月21日“上栗中学慈善阳光班”助学金集中首次发放仪式在上栗中学胜利校区举行,这是促进会成立以来第一次组织集中发放。集中发放仪式既是一种交流平台,也使助学更加公开透明,是提升促进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重要举措。2020年共资助学生993人,助学金280.75万元。为贫困家庭学子解决了燃眉之急,为他们带来了希望,也为上栗的脱贫攻坚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021年促进会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关注教育发展,奖励教学名师。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形势的要求,坚持教育发展,教师为本的理念,积极支持我县开展的教师奖励工作。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关爱教师,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精神。在第37个教师节期间,根据县教育局制定方案评选,促进会认定,首次对我县“第一届新时代教学名师”予以奖励,其中罗利等12名上栗中学清华北大班名师每人奖励2万元,其余14位名师每人奖励1万元,共计38万元。这是我们促进会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一项重大改革,这一举措增强了他们的岗位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们更好地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贡献,发挥新力量,创造新业绩,在教育界和全县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依法依规办会,运行更加规范
1、完成法人代表变更。原法人代表卢晓艳因工作需要,请求辞去常务副理事长和法人代表职务,经请示两位名誉理事长和理事会同意,确定由常务副理事长张君同志担任法人代表。并委托会计事务所对促进会换届以来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出具了审计报告。今年4月,促进会完成了法人代表变更,顺利通过民政部门年检。
2、组织召开理事大会。为召开好一年一度的理事大会,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会议作了认真研究,县人大在人力、物力上给予了全力支持和配合。县人大机关抽调人员,协助理事会秘书处做好大会筹备工作。2020年8月18日,第三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顺利召开。会议听取了换届以来理事会的工作情况报告,通过了章程修正案。聘请了王纯主任为名誉理事长,增选了2名副理事长和5名理事,对2020年8月以来新增冠名的伍子醉食品公司、韵联科技等2家爱心单位和追加捐赠的张启德、吴高锋、李华锋、欧阳鹏志、吴俊根、秦斌武先生等6名爱心人士进行了授牌。
3、管好用好教育基金。管好用好每一分爱心钱是我们的神圣职责。促进会严格遵循国务院《基金管理条例》、民政部《关于规范基金行为的若干规定(试行)》和本会章程,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认真接受县审计局的监督指导,严格基金管理。自有资金均借给几个乡镇人民政府,资金安全可控,借出去、管得好、收得回,有效防范财务风险。2020年自有资金利息收入84.48万元。促进会坚持勤俭办事业,做到勤政廉洁,人大机关从人头办公经费中挤出资金解决了促进会所有的费用,教育促进会实现了零费用。促进会账务顺利接受了省审计组和县委巡查组的检查。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影响
一是搭建宣传平台。2020年7月份促进会网站正式开通上线。网站的开通打开了宣传和展示促进会风采的新窗口,积极运用好促进会网站、微信群,使之成为有关单位和会员相互联系的纽带,成为实现资源共享的载体,信息披露做到及时公开准确,接受社会监督,力争将促进会打造成阳光透明的公益组织。二是制作了促进会扶贫助学专题片、扶贫助学专用信封5000个,发放倡议书2000余份。三是通过人民网、中国江西网、手机报、萍乡日报等媒体广泛宣传促进会扶贫助学活动及爱心人士的扶贫助学先进事迹。四是利用活动平台宣传促进会扶贫助学工作。通过促进会理事大会和扶贫助学资金集中发放仪式,让学生和家长明白这些钱从何处来,知道企业和爱心人士对贫困学生的关爱和付出,更让他们有一颗对社会和企业的感恩之心,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一年来,促进会严格依照新时期社团组织的有关规定和本会章程要求,在扶贫助学和奖教助学探索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和花炮行业转型升级,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给促进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压力。二是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受助对象与促进会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受助对象向促进会反馈其在校表现情很少,走向社会后有联系的更少;个别爱心人士不能及时把信息上报促进会,有的报送信息不全。三是帮扶精准度有待加强。按照“两个百分之百”的精准要求,在精准确定最需要的帮扶对象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四是奖教助学开展较晚,奖评机制有待健全,工作方案需进一步完善细化等,这些都有待我们今后共同努力探讨研究和完善。
2021—2022年度工作打算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认真贯彻县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和县委县政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牢记“仁义重于泰山,爱心助推成长”的宗旨,依法依规,严格管理,扎实工作,为我县教育事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一)巩固现有成果,进一步发展帮扶力量。积极做好捐赠服务,巩固现有爱心队伍,持续做好社会知名人士和人大代表的联系发动工作,坚持促进会资金募集常态化,确保基金总量稳中有增,增中保质。
(二)突出精准帮扶,进一步提高帮扶质量。聚焦建档立卡户和低保户,只要符合资助条件,做到应扶尽扶、应助就助,保障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全覆盖。严格程序,坚持标准,提前介入。做好调查摸底,坚持事前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层层严格把关,不断提高帮扶质量。
(三)推动教育发展,进一步完善奖励机制。 坚持教育发展,教师为本的理念,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为加强名师队伍建设。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精神,积极支持我县开展的教师奖励工作。我们将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奖励机制,确保奖励方案更加科学合理,真正起到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我县教育健康发展。
(四)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促进爱心传递。加大对奖教助学工作宣传力度,不断提升促进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立受助重点对象后续跟进帮扶管理机制,引导受助对象常怀感恩之心,做爱心传递的使者,传播正能量。通过关爱教师,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五)强化自身建设,进一步严格内部管理。加强与社会各界及有关社团组织的联系,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完善有关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继续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弘扬求真务实、扎实肯干的优良作风,努力工作,把好事办好,树立良好形象。加强与人大代表和爱心人士的联系沟通,进一步交流信息,加深了解,增进感情。
今年促进会基金情况及扶贫助学安排。
今年是市县乡人大换届,促进会爱心人士变化比较大,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同时考虑新冠肺炎的影响和目前企业正处于生产经营的旺季,各位理事工作繁忙、时间紧张,促进会今年不再召开常务理事会会议,现就2021年促进会基金及收入助学支出预计和促进会今年扶贫助学有关情况及意见安排如下。
(一)、2021年促进会基金及收入预计
1、基金总额预计:6956.5.5万元
其中:①2021年冠名基金总额:6060万元,新增1700万元实增580万元。
② 自有资金预计:896.5万元,新增85万元
2、利息收入预计:391.34万元
(二)助学安排支出预计357.25万元
冠名基金的人大代表及爱心人士安排助学支出:预计166.7万元
上栗中学阳光班助学支出: 45万元
张启德家族助学支出:10.95万元
安排乡镇人大 、县人大机关、新增冠名基金调剂支出134.6万元
结余: 收入-支出=391.34- 357.25=34.09(万元)
(三)助学安排原则及要求
1、资助对象:今年资助对象主要是上栗中学慈善阳光班和高中毕业考入大学的家庭贫困学生为主。爱心人士连续资助的对象可以继续资助。
2、分配原则:①冠名基金利息收入调剂比例:2019年前冠名基金利息收入爱心人士返还70%,促进会调剂30%。从2020年起新增冠名基金利息收入由促进会统一安排扶贫助学;②刘恩斌冠名基金利息调剂比例,刘恩斌90%,促进会10%; 风华实验学校冠名基金调剂比例,风华实验学校40%,促进会调剂60%;③上栗中学“慈善阳光班”资助学生50人,按照2001年确定情况执行(桐木6人、金山6人、鸡冠山4人 、上栗5人 、杨岐3人、长平5人、福田4人、赤山5人 、彭高3人、东源9人);④原江西印山台水泥厂冠名基金200万元,桐木镇和鸡冠山乡各100万元。70%调剂比例用于桐木镇崇德村和鸡冠山村扶贫助学;⑤乡镇新增捐款10万元(以到账为准),该乡镇增加1个帮扶名额;乡镇新增冠名基金100万元,乡镇当年增加一个帮扶名额。
3、县人大机关助学指标调剂:建议原则上按2020年惯例执行
4、资助标准:上栗中学阳光班3000元/人 ;张启德分配每个乡镇各帮扶1名大学生5000元/人;促进会调剂资助标准(1000-5000元/人):统筹考虑受助对象政策内和政策外受助情况,以及受助对象家庭收入和学杂费生活费基本需要,视情况按实资助;爱心人士调剂部分自行安排,乡镇人大协助。
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同志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人才为本。爱心助学是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的善举。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常委会的直接关怀下,在全体理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促进会越办越好,为教育强县再立新功。也希望大家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倡议和动员更多的爱心人士和人大代表加入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的行列中来,共同推进这项凝聚爱心的崇高事业!
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各位同志身体健康、事业兴旺、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